WeChat ID moive-ing Intro 死在电影院,是影迷们最大的梦想;死在片场,是导演们最美的绝唱。 撰稿| 陆支羽 公号| 看电影看到死 据我所知,人世间的死亡分为两种:或死而不去,或向死而生。前者基于对死亡的遗憾,后者基于对死亡的豁然。 亚历山大·凯伊达诺夫斯基导演的《伊凡·伊里奇之死》改编自托尔斯泰原著,以全部篇幅展现老法官伊凡·伊里奇在病床上的最后一站,正是诠释了这两种死亡姿态的永恒角力。 与托尔斯泰原著一样,凯伊达诺夫斯基同样重点描述了伊凡·伊里奇在灵与肉双重折磨下的内心挣扎与思考,藉由伊凡·伊里奇生命弥留之际的心理流转,一层层剖开人类的弱点。恐惧、怀疑、嫉恨、厌恶、贪婪、痛苦,肉体与灵魂的绝望共振,在时空的渊野中此消彼长。 毋庸置疑,凯伊达诺夫斯基的改编是极具风险的。作为现实主义文学大师,托尔斯泰的这部小说在“死亡文学”领域颇受推崇。作曲家柴可夫斯基曾在日记中述言,《伊凡·伊里奇之死》使我更加确信,托尔斯泰是地球上最伟大的作家。而后人则如此称誉:托尔斯泰借此作超越了生死,并最终获得了终身不渝的人道主义。 于年轻的凯伊达诺夫斯基而言,如何深掘托尔斯泰的神髓,无疑是一件难事。换句话说,外在的“形似”或许尚好描摹,而内在的“神似”却终究难以抵达。 所幸,凯伊达诺夫斯基师承塔可夫斯基,久已在感悟力上表现出耀眼的天资,尤其是对生死与灵魂的感悟,在其短片处女作中便已初见端倪。由此细探凯伊达诺夫斯基在《伊凡·伊里奇之死》中的表现形迹,我们唯有深深叹服于影像的内在魅力,以及天才导演的艺术底气。 影片又译名“死如寻常”,这同样是对两种死亡姿态的同构性诠释,而“寻常”的定义似乎更在于“不怕死”,即意:生死并无不同。想来,托尔斯泰对于“死亡”定然抱持着豁然心态,而凯伊达诺夫斯基同样呈现了对死亡的无畏。 伊凡·伊里奇在独白中这样探讨了生死:“死亡是可怕的,但当你想到生命,你会感到生命竟也如此可怕。”这一瞬,生命与死亡殊途同归;意识流转与生死融为一体。 很大程度上,本片对于意识流的呈现类似于伯格曼导演的意识流经典《野草莓》。但相较之下,《伊凡·伊里奇之死》更像一部典型的心理室内剧,而《野草莓》虽气息上犹然秉承了斯特林堡式的室内剧特色,然影片大部分场景都是在路上,并不同于《伊凡·伊里奇之死》以室内场景贯穿全片。 正因为如此,凯伊达诺夫斯基在用光上必须极其考究,光线的明暗逆反,以及在空间内的规律流动,将着力体现出人物的心绪状态。而凯伊达诺夫斯基凭其在老塔处学得的时空把握能力,在对光线的处理上完成得甚为出色。 除此之外,影片中几次神祗般的召唤,韵调空灵透澈,亦同样彰显出一种异质的宗教气味,并由此完整地串联起伊里奇的死亡过程,及其内心的幻觉臆想,实属难能可贵的经典诠释。 而在伊凡·伊里奇的死亡臆想中,他仿佛总能隐隐绰绰看到那条通往地狱渊野的过道。伊凡·伊里奇的独白隐喻式地呈现了这次死亡,“那是一条窄窄的过道”,细狭如身体内部之旅,通往自我内心的地狱之门。而过道中躲躲闪闪的黑衣男子,“面颊上有块胎记”,就像罪犯额头的烙印,令伊里奇心生厌恶。 在我以为,这是男主角对自己一生中所历经之事的瞬时眩晕,一如萨特在《恶心》中的荒诞心绪,抑或像科萨塔尔在《给巴黎一位小姐的信》中那样,时不时吐出一只兔子。 那一块“胎记”就像是命运给予伊里奇的一帖标签,是对于“一个好人”的不痛不痒的界定,也是对一个“失败的法官”的黑色判决。 当托尔斯泰慨叹“生命空空如也,存在的仅仅只有死亡”时,我一度以为,凯伊达诺夫斯基或许也抱持着这样的态度面对生命与死亡。 影片中作为退休法官的伊凡·伊里奇,他“总是带着善心而活命,并且相信善心高于丑恶”,而凯伊达诺夫斯基身上似乎同样有种“无为而治”的逍遥心态。但说其逍遥,其实也假,现实的愤懑总是无缘由叨扰生活的理想家。 由是,曾经的法官即便再死一千次,也依然倍受世人的骂名;更何况,死亡是每一个人都要面临的路途,或早或迟罢了。或许,唯一闪亮的是生命中那些细小而美好的记忆。比如伊里奇想起法国野生梅树,“味道很特别,吸吮果核时就会流口水”。 而想及终其一生都躺在病床上的普鲁斯特,他也曾如此想念过贡布雷小镇的山楂树。记忆总是在无形之中消除精神的阵痛,而自由则告诉世人,你没有办法放弃什么,也无需去放弃什么,听任自然方得安心罢了。 私以为,艺术家的命数也往往分两种,一者命如长虹,一者英年早逝。遗憾的是,亚历山大·凯伊达诺夫斯基偏偏属于后者。作为塔可夫斯基弟子中最具才华的一位,凯伊达诺夫斯基曾参演了老塔拍于1979年的《潜行者》。 影像中,他如禁“区”内的一头盲兽,漫无目的地潜行。在风动的荒丛中,他看见马匹倒地,水草游摆,下水道里撒满了硬币和注射器,一如锈迹斑斑的神隐之手,牵引着他,一步步通往The Room的内核。 安德烈·塔可夫斯基《潜行者》 于是,过去与未来幻化为现在的延续,仿佛老灵魂洞穿时空,一切变化唯独闪烁于遥远的地平线。那一刻,老塔的灵魂附着于凯伊达诺夫斯基的身体,死之棘散发出神圣之光。 翌年,《潜行者》荣膺戛纳电影节评审团大奖,而凯伊达诺夫斯基亦于1983年拍出了短片处女作《约拿或工作中的艺术家》,改编自加缪同名小说,并由《镜子》的编剧Aleksandr Misharin改编;而凯伊达诺夫斯基虽为初执导筒,却已然极具大师气象。 那一年,世人惯以为,前苏联的精气神,似乎就这样被传承了下来。然而,世事终究难料,老塔拍完《牺牲》便撒手人寰,享年54岁;数年后,49岁的凯伊达诺夫斯基也匆匆离世。 窥探凯伊达诺夫斯基的一生,无不令人深感遗憾。与同样少产的帕拉杰诺夫一样,凯伊达诺夫斯基也仅仅留给后世三部长片和一部短片。 除了《伊凡·伊里奇之死》之外,另两部长片是《煤油工的妻子》和《宾》,1983年《约拿或工作中的艺术家》则是唯一的短片。 回想《伊凡·伊里奇之死》中的临终呢喃,或许恰恰是对导演凯伊达诺夫斯基一生的最好注解:“我无欲无求,也无所畏惧;甚至死,我也不怕。”想来,全天下最遗憾的事,或许便在于无法说服一个人热爱死亡。 撰文| 陆支羽;公号| 看电影看到死 原载于《看电影》“天地街66号”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获取电影汁源,请后台回复:伊凡 陆支羽 男,浙江人,天蝎座,一九八七生。 资深影迷,费里尼死忠粉。 常和朋友在鲸鱼放映室玩耍。 【陆支羽专栏,一戳就有】 苏菲·玛索前夫去世,癫痫长镜头绝迹 陆支羽:我的2015年度十佳 聂隐娘不需要辩护者,但我想说点什么 山河故人:贾樟柯的时光脐带 污!请不要虐待食物!食物也有灵魂 世界上最伟大的宅女和她的20所宅子 台湾金马52年,盘点14大瞬间 我最爱的13位天蝎座导演 抑郁自杀的才女导演:香特尔·阿克曼 路易·马勒:你看见独角兽了么? 所有女人都有妓女的一面 人类生活的目击者,不是城市,而是河流 日本传奇风流史:身体工作时,灵魂在何处 我们是两个准备通奸的陌生人 电影是艺术的最后一口气 Watch Movies Till The Last Breath 鲸鱼放映室|麦田电影院|看图猜电影 有一张剧照|有一个影人|有一句台词|有一段原声 影史轶事|深度影评|导演访谈|资源共享 死在电影院 是影迷们最大的梦想 死在片场 是导演们最美的绝唱 Dying in the Cinema is the biggest dream for moviegoers, As dying in the set for directors is the most beautiful wish. 甚至死,我也不怕 Reward people gave a reward Author requires users to follow Official Account before leaving a comment Write a comment Write a comment Loading Most upvoted comments above Learn about writing a valuable comment Scan QR Code via WeChat to follow Official Account